Picophytoplankton相关论文
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,根据钻孔勘探资料,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,研究了井田7......
Picophytoplankton are responsible for much of the carbon fixation process in the Arctic Ocean,and they play an important......
微微型浮游植物(0.2~2.0μm)是海水中最小的自养浮游生物,在世界各海域广泛分布,并在海洋有机物质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.利用荧光......
于2011年11月28日至2012年1月12日调查了南海南部113°E断面(5—13°N)微微型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,并分析了其分布与环境因子......
试验比较了新鲜样品和经1%戊二醛固定液氮保存的样品在细胞密度、细胞大小、自发荧光强度等参数变化,结果表明,经戊二醛固定处理后......
1997年8月、1998年2~3月和1998年8月,应用荧光显微镜、^14C法分别测定了台湾海峡微微型浮游植物的类群组成和生长速率,探讨了该海域原......
利用2008年夏季我国第3次北极科学考察资料,基于流式细胞技术,对白令海北部陆架区的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、细胞大小(碳含量)、色素浓......
从我国南海北部大洋陆架外海域中取样分离培养的1株微微型浮游植物(SCSIO-8),以它为材料,对其生长特征、形态结构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......
于2002年4月-2003年3月对辽宁省碧流河水库渔业总公司鲢、鳙亲鱼池塘中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生物量变化以及浮游细菌、超微藻类的数......
本研究自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,分4个季节调查了辽东湾海域的微微型浮游生物的丰度。结果表明:夏季辽东湾的聚球藻(Synechococcus)丰......
利用荧光显微技术(Epifluorescence microscopy,EFM)对2006年夏季北黄海水域80个站点的微微型浮游植物进行了检测,并对其在平面和垂直......